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光大绿色环保
公布2025年
中期业绩
2025年8月15日,香港 –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股份编号:1257.HK)今天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
2025年上半年,国际经贸秩序遭受重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面对复杂局面,中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面对机遇与挑战,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双碳」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找准解题之策、强化工作协同,将「一次创业」之初的好经验、好做法与创新方式统筹起来,直面风险,攻坚克难,深度融入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公司向技术引领型环保企业转型,打开发展新局面。
财务指标
于回顾期内,国内危废及固废处置市场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处置单价持续下滑,若干项目经营持续亏损,以致期内对部分持续亏损项目进行资产处置、报废。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增加,得益于期内深挖降本潜能,实现营业成本减少。
◎公司录得收益约港币3,400,122,000元,较去年同期港币3,505,577,000元减少3%。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974,366,000元,较去年同期港币1,100,415,000元减少1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盈利约港币190,791,000元,较去年同期港币143,925,000元增加33%。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9.23港仙,较去年同期6.97港仙增加2.26港仙。
◎ 公司宣布向股东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每股2.8港仙。
公司融资管道畅通,资金充裕,各项财务指标稳健。
市场拓展
公司围绕「两化一型」(科技化、国际化、生态型)核心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二次创业」新征程,以「清洁能源」主责主业为锚点,强化传统优势业务与新兴业务示范的协同发展。
持续聚焦以「零碳园区」为目标的生物质供热、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等清洁能源项目;持续聚焦以「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为重点的轻资产项目,并积极推动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示范工程落地。
于回顾期内,公司新增年供热规模52万吨,拓展首个生物天然气项目,新增年供生物天然气产能每年1,000万方,新增环境修复业务合同额约人民币1.28亿元,售电业务完成本年度签约电量7.5亿千瓦时。公司在香港光伏项目累计13个,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3.60兆瓦。
科技创新
公司坚持以“科技驱动”作为核心发展引擎,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及生物质能高值化利用政策,聚焦前沿技术研发,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布局生物天然气、生物质气化供热、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生物质制糖、生物质锅炉高效清洁燃烧、「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等关键领域,持续构建核心技术壁垒与产业生态。
重视产学研合作,积极与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开发了生物质高效厌氧发酵制天然气技术,并实现首个生物天然气项目落地,首创生物天然气点对点供应商业模式。
整捆秸秆气化技术成功在江苏盱眙转化落地,凭借原料无需预处理、水分适应性强、气化燃烧充分等核心优势,提升供热效率,破解行业顽疾。
针对水冷振动炉排生物质锅炉的烟气超低排放关键技术试验取得良好成效,并在公司内部推广。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持有授权专利128项,包括发明专利58项和实用新型专利70项,以及软件著作权5项。
降本增效
于回顾期内,公司不断夯实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持续深化开源节流,深挖内部潜能。
生物质综合利用方面,积极拓展供热市场,并持续开拓绿证交易渠道。此外,深入挖掘本地生物质燃料资源,加强燃料质量管控,实现了燃料质量与采购成本的双重优化。
危废及固废处置方面,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采取提质增效与资产优化并重的经营管理策略,通过组织优化赋能、实施「一企一策」、极限降低生产成本、专班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等举措,增强了在运项目抗风险能力,同步推进资源高效配置和整体经营质量提升。
积极推动零碳光伏项目集中数字化运维管控。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现7个集中式光伏站点和72个分布式光伏站点集中运维管理,光伏运维效率不断提升。
ESG表现
于回顾期内,公司不断深化气候相关风险的管理,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方面通过情景分析明确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公司业务经营的影响,完成气候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及优次排序,识别评估对业务运营的影响,为未来风险管理资源的分配提供了依据
另一方面,成立由总部、业务管理中心及项目人员组成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小组,通过聘请外部专家开展专业培训、建立健全监控机制和指标体系等,量化气候相关实体风险的财务影响,指导改善运营效率,切实提升各个层面的气候风险管控能力。
凭借在ESG方面的卓越表现,今年已斩获多项荣誉,包括:于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中获得「2025 ESG典范企业奖」;第四度获国际培幼会颁发「培幼同行伙伴」奖项;以及在华证指数两大权威机构的最新ESG评级中双双获得提升。
生物质综合利用
于回顾期内,生物质综合利用业务情况如下:
◎ 运营及完工的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共54个。
◎ 在建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共2个,生物质设计处理能力约每年120,000吨,预计每年产蒸汽量917,000吨。
◎ 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1,021,719,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
◎ 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贡献净盈利约港币625,587,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1%。
盈利增加主要由于公司持续聚焦生物质核心业务,重点发展供热业务,运营服务收益同比上涨,且期内燃料质量提升,运营成本下降,降本增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运营毛利实现大幅上升。
危废及固废处置
于回顾期内,危废及固废处置业务情况如下:
◎ 公司运营及完工的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43个。在建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2个,总设计危废处理能力达每年136,500吨。
◎ 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26,738,000元,与去年同期减少76%。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录得净亏损约港币175,082,000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28%。
亏损增加主要由于国内危废及固废处置市场复苏乏力,行业竞争加剧,处置单价持续承压,部分项目经营持续亏损,于回顾期内剥离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报废部分资产产生损耗。
面对行业竞争升级与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公司深挖降本增效潜力,于回顾期内单位处置成本同比显著下降。
环境修复
于回顾期内,环境修复业务情况如下: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执行中的环境修复项目共19个,主要位于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安徽省及云南省,涉及总合同金额约人民币8.14亿元。
◎ 于回顾期内,公司的环境修复项目录得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亏损约港币59,052,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20%。环境修复项目录得净亏损约港币68,064,000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2,732%。
亏损增加主要因环境修复市场行情发展不及预期,项目经营持续亏损,以致商誉耗损亏损。
于回顾期内,公司把握政策机遇,强化市场布局与技术创新,积极拓展优质项目,环境修复合同额同比实现增长。
光伏发电及风电
于回顾期内,光伏发电及风电业务情况如下: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旗下江苏省丰县光伏整县推进项目包含9个子项目,该等项目涉及总投资额约人民币1.24亿元,总设计发电装机容量27.88兆瓦,现已全部投入运营。
◎ 于回顾期内,公司的光伏发电及风电项目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86,761,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
◎ 光伏发电及风电项目贡献净盈利约港币34,208,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主要由于回顾期内风电项目受山西省电量消纳困难影响导致风电项目上网电量减少,以及检修成本增加。
光大绿色环保董事会主席朱福刚博士表示:「2025年上半年,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光大绿色环保秉持『稳中求进,以实促稳』的经营方针,聚焦主责主业,实现经营业绩稳中有升,呈现出质效双优、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紧扣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以能源及『双碳』目标为锚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提升轻资产项目价值转换,强化传统优势业务与新兴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推动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文字及图片|光大绿色环保
富利证券-富利证券官网-股票查询网-杭州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