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炎炎酷暑,高温模式开启,人们忍不住向往清凉之地!目前正值暑假,许多家长会带娃到周边山林河谷去感受清凉、放松心情,远离城市闷热难当的日子。
不过,大家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会被一些“小家伙”们不断骚扰,不仅影响心情,还会传播各种疾病,暗藏危机!可不要小看这些“小家伙”带来的危害哦!说了那么多,这些“小家伙”到底是啥?要如何防范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解密。
(图片来源版权图库,转载请删除或替换)
一
首先,野外活动会给我们人类造成一定潜在危害的昆虫主要有以下这些:
蜱虫、毒毛虫、蜂类(黄腰胡蜂、蜜蜂)、隐翅虫、蝎子、蜈蚣、蚂蚁、步甲虫、天牛、蚂蟥、蚊子、跳蚤等“小家伙”。
二
其次,遇见上述昆虫,一定要注意勿主动触碰、防护优先的原则。
三
重点在于防护。一旦遇见,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科学处置才是大家需要掌握的。具体措施如下:
(图片来源版权图库,转载请删除或替换)
一、物理防护措施
1.穿着合适的衣物
选择浅色、轻薄但致密的长袖衣裤(蚊虫易被深色吸引)。
将裤脚扎进袜子或靴筒,防止蜱虫、蚂蚁等爬入。
戴宽檐帽或使用防虫头网(尤其丛林徒步时)。
2.避开高风险区域和时间
避免清晨/黄昏活动(蚊虫活跃时段)。
远离积水、沼泽、草丛和腐烂植物附近(蚊虫孳生地)。
休息时选择开阔、通风的地点。
(图片来源版权图库,转载请删除或替换)
二、化学防护措施
1.驱蚊剂选择与使用
避蚊胺(DEET):浓度10%-30%(儿童建议10%以下),持续4-6小时。
派卡瑞丁(Picaridin):无刺激性,适合敏感皮肤。
柠檬桉油(OLE):天然替代品(但3岁以下儿童不建议)。
使用方法:喷洒在裸露皮肤及衣物外层(避开伤口、眼口)。
出汗或遇水后需补涂。
避免与防晒霜混用(先涂防晒,再喷驱虫剂)。
目前局部输入性流行的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就是通过伊蚊传播的传染病,有突发性高热、严重关节疼痛肿胀、皮疹、乏力、恶心等症状,要高度重视。
2.衣物预处理
用含氯菊酯(Permethrin)的喷雾处理衣物、帐篷等(喷洒后晾干,效果可维持数周)。
‼注意:氯菊酯不可直接用于皮肤!
(图片来源版权图库,转载请删除或替换)
三、特殊虫类针对性防护
1.防蜱虫
活动后立即检查全身(尤其腋下、腹股沟、头皮等隐蔽处)。
发现蜱虫后用镊子垂直拔出,勿扭动或挤压,伤口用酒精消毒。
若出现“靶心状”红斑或发热,及时就医(警惕莱姆病)。
2.防蜂类
避免穿鲜艳衣物或喷香水。
遭遇蜂群时缓慢离开,勿拍打。
过敏体质携带肾上腺素笔(Epipen)。
(图片来源版权图库,转载请删除或替换)
四、环境与装备管理
1.营地选择
搭帐篷远离水源、草丛,关闭纱窗。
使用蚊帐(浸泡氯菊酯增强效果)。
2.携带应急物品
止痒药(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炉甘石洗剂)。
抗过敏药(如口服氯雷他定)。
消毒酒精棉片、镊子(处理蜱虫)。
五、事后处理
1.及时清洁皮肤,更换衣物。
2.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尽早就医并告知活动史。
温馨提示:孕妇、儿童、过敏体质者需更谨慎,必要时咨询医生。提前了解目的地蚊虫相关疾病风险(如东南亚需防登革热,北欧需防蜱传脑炎)。
以上实用小指南,希望能帮助您安全度假、享受自然。收藏并转发给亲朋好友哦!
撰稿:王正洪
编辑:彭淇雯
成都疾控
立即扫码
点个“在看”不失联”
富利证券-富利证券官网-股票查询网-杭州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